沿著社頭山腳路,兩旁蒼翠的龍眼樹與木棉樹,構成長長的綠色隧道,許多古厝即坐落其間。
月眉劉宅是彰化縣的歷史建築,古厝背倚八卦山脈,前方有半月型的水池,稱為月眉池,具有
水晶獎座聚財藏氣的涵意。
劉家的堂號稱為「團圓堂」,正廳前廣大的庭院,可做為農收時曬稻穀的場地。
月眉劉氏祖籍來自福建漳州南靖縣,十一世祖天極公於康熙中葉渡海來臺,先抵達嘉義打貓
(今民雄)一帶,直至第十二世祖一籌公才移墾至今社頭月眉池。
劉家先祖劉天極(第11世)祖籍為漳州府南靖縣施洋墟。康熙五十一年(1712)定居於嘉義
民雄,之後由劉一籌(第十二世)於乾隆至嘉慶期間遷居到社頭。
(ps: 跟義橋仔劉家屬同一支派 )
(部分照片引用自網路)
社頭月眉劉家歷經數代的經營,至日治時期遂漸增建房舍,始有今日的規模。
原三合院之建築當時房子只有十一間,歷經子孫十多代之瓜瓞延綿現今房子已有四二○間之多,
房宅四周佔地約有三甲地行政區域劃分為三個鄰,該三合院之建築除正身外另有北邊七個護龍
南邊六個護龍總共計有十三護龍,
以臺灣傳統之民居建築來說可以說是一個具有相當特色之聚落。
宅落從空中俯視其狀成圓形,
當初其先祖興建祖祠時 , 為祈後代子孫皆能團聚、事事圓滿故取名為『團圓堂』。
現今之『團圓堂』係於民國八十五年時因遭逢回祿之災而後重新翻修而成。
家慶十五年(1807) 十五世子孫劉元炳捐官例貢生 (一般稱明經進士),並獲賜「選魁」之匾,
之後即回鄉豎旗祭祖,祖祠兩端興建成「燕尾脊」並於廣場前豎起「旗官牌」之石製旗桿旗座旗座。
旗杆座雖已斑駁 , 卻仍立於埕前 ;
而功名扁則已是後來所仿製 , 實為可惜......
正廳內還保存劉元炳及其夫人的畫像,相當珍貴。
團圓堂正堂檐廊作捲棚、一通二瓜棟架。廳下則為擱檁式棟架,地坪已改為大理石地板。
其餘橫屋因分階段興建,加上個人需求、財力差異,產生多種構造材料。如牆體有紅磚壁體、
土埆磚壁體、卵石牆基、編竹夾泥牆等。
現今大部分牆體均面貼磁磚,僅少數保留白灰牆。
重建後,格局雖照舊,但細部裝飾皆已毀去,難有依循。
整體而言形態簡樸,較無特別精美之處......
不過卻也於於民國93年(2004)公告為歷史建築。
類似的多護龍合院,在協和村崎仔頭也有一座劉家古厝--寧遠堂,
可稱為全臺最寬闊的建築群 ;
同樣也已修建 ,不復舊文獻中所記載之樣貌 。
一樣叫人扼腕......
(部分照片引用自網路)


- 日誌
- 相簿
- 影音
apex.cheng's 新文章
- 南投 清境 羊角村民宿
- 南投 清境 老英格蘭莊園
- 國姓 橋聳雲天 (下)
- 國姓 橋聳雲天 (上)
- 外埔 忘憂谷 黃金稻浪
- 竹山 山坪頂茶園 (下)
- 竹山 山坪頂茶園 (上)
- 銅鑼 杭菊季
- 記憶廢墟 (204)
- 記憶廢墟 (203)
- 記憶廢墟 (202)
- 埔裏 珠子山 劉家古厝
- 筍江旋馬--- 花壇 李家古厝
- 石碇 十八重溪民居 (奕蘭堂)
- 外木山海岸之 藍調暮色
- 通霄 南和裏 陳家古厝
- 造橋 中洲子聚落傳統民居
- 造橋 海埔仔 江家古厝
- 造橋 過港坪 盧家古厝
- 原 總督府 專賣局廳舍
apex.cheng's 新回應
- 沒有新回應!






Powered by Xuite
阿達碼的天空
319旅行事誌
ㄚ榮的寫真日記
堅仔的Blog
Tony 的自然人文旅記
尋古紀錄簿
神社旅人
二魚訪古錄
黑手ㄚ峻的部落格
古今寺廟巡禮
臺灣記憶
記憶 臺北
生活蹤跡
黑皮的天空
東烘先生的部落格
jimmy旅遊手劄
記憶 旅行
我的赤腳旅行
陳凱劭的BLOG
印海寺的奇想
時光記事本
洪致文 鐵道時光
北雁南飛---金門
島上旅行 jimmy island
虎茅莊的旅行
隱野民居
林小昇之米克斯拼盤
莊永明書坊
愛哭的黑熊
跟自己去旅行
<鞠園>文史與集郵論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