旅遊日期:105.03.06 天氣:晴天
「淡蘭古道」擁有百餘年歷史,路途橫跨臺北、新北、基隆、宜蘭。目前淡蘭古道僅存三貂嶺金字碑古道、草嶺古道及隆嶺古道3段。同治六年(1867)冬,臺灣鎮兵劉明燈,率兵北巡,由淡入蘭,有感於先民開疆拓土之艱辛,與山道雄偉磅礡之風景,乃沿途題下「金字碑」、「虎字碑」、「雄鎮蠻煙碑」供人瞻仰。
三貂嶺 古道(金字碑古道 )是淡蘭古道支線之一(包含有草嶺古道 、隆嶺古道 )從瑞芳侯硐國小起至三貂嶺 大崙102公路止約有5公裏,自古即是侯硐、三貂嶺 、平溪、十分寮等地居民重要的出入要道,但隨著煤業的蕭條古道也漸漸歸於沉寂,近年來因旅遊才又漸漸為人所知,而「金字碑」則位於三貂嶺 古道內南面的石壁上,由於清朝臺灣總兵劉明燈在石壁上題詩並嵌上金箔故叫「金字碑」。
旅行照片
↑淡蘭橋下方大粗坑溪旁的產道旁櫻花、杜鵑花,還有野花盛開。
↑跨過大粗坑溪的淡蘭橋。
↑金字碑古道入口,老榕樹下天煌亭。入口導覽圖已不見,只剩下「金字碑步道」字樣。
↑覆滿青苔的金字碑古道。
↑金字碑古道除碑石下一段是石砌古道外,其餘已都是水泥階梯及水泥塊步道。
↑古道沿山谷而上,沿途蕨類、筆筒數多出現。
↑金字碑古道上有不少的「鐘萼木」,目前樹葉掉光,等到四、五月就開花長葉,是金字碑古道上的國寶花。
↑鐘萼木樹下的休憩平臺,自此古道就趨於平緩。
↑古道於樹林下平緩而上。
↑石砌遺跡已被樹根、山棕盤據。
↑金字碑古道 沿途林木參天,臺灣筆筒樹(蛇木)、臺灣梭羅、大小蕨類、姑婆葉及竹欉、涼亭古廟沿古道分佈。
↑金字碑下的悠悠古道。
↑金字碑古道 充滿著懷志待舒的豪情及憂情,可從其碑文看見總兵劉明燈憂心滿清末年的中國情勢,在高峻的古道上遠望遙想故國的種種,想必心情定相當複雜。石壁上的金字碑出現在斑駁的石階古道上巍然而立。
金字碑碑文「雙旌遙向淡蘭來,此日登臨眼界開。大小雞籠明積雪,高低雉堞挾奔雷。穿雲十裏連稠隴,夾道千章蔭古槐。海山鯨鯢今息浪,勤修武備拔良才。」
↑「金字碑」此碑高約240公分,寬143公分,邊框飾以蓮花條紋,碑額並有雙龍托珠圖案,碑字與碑龕以金箔黏貼,故稱作「金字碑」或「金字牌」已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。
↑金字碑古道續往探幽亭,步道上逐漸出現竹叢。
↑步道上眺望海面基隆嶼。
↑金字碑古道通過美麗的竹林。
↑微風徐徐竹林搖曳的陽光古道。
↑古道高點的「探幽亭」。
↑古道越嶺處出現六角涼亭「探幽亭」,亭前有一石碑「奉憲示禁碑」據資料立於清鹹豐年間比金字碑更久遠,但內容字跡斑駁模糊無法辨識,僅約可看碑文開處『署臺灣北路淡水…』及落款『鹹豐元年五月…』等…。
↑碑旁有座旗桿旗座遺跡,此旗桿旗座應為劉明燈率兵北巡,部隊休息插旗所用,但無從可考。探幽亭對面有一古老的土地公廟,小廟內供有刻一圓形壽字的石匾,石匾刻有「千秋福澤承天厚、萬古德恩配地貞」,橫批「古貌昭赫濯」等字樣。
↑古道越嶺下山接上102公路,右轉下雙溪牡丹村左上往九份,沿102公路左上繼續前往「不厭亭 」。
而金字碑古道 在此被102公路截斷,在牌樓左前方的金字碑古道 可繼續往牡丹村定福聚落,出口在定福的慶雲宮但此段古道少有人走已荒草掩徑不良於行。
旅遊路線圖:侯硐火車站12:00→淡蘭橋(古道入口)12:27→休憩平臺12:47→金字碑13:13→探幽亭13:30→102公路(古道出口)14:00